随着软包装技术的不断进步,液体食品(如乳制品、果汁、植物蛋白饮料、调味液、即饮咖啡等)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层复合膜制成的自立袋、枕式袋或条状小袋进行包装。为规范复合膜包装的质量控制,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 GB/T 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其中对热合(热封)强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将围绕GB/T 21302-2007,系统阐述复合膜热封试验仪在液体食品袋热封性能检测中的方法、流程与实践价值。
一、GB/T 21302-2007 对热封性能的核心要求
GB/T 21302-2007 是我国针对包装用复合膜、袋的基础性通用标准,适用于以塑料、铝箔等材料通过干法复合、无溶剂复合、共挤等方式制成的软包装材料。其中,第5.4条“物理力学性能” 明确规定:
“复合膜、袋的热合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普通复合袋热合强度应不小于7.0 N/15mm;特殊用途(如液体、高阻隔、蒸煮等)包装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更高指标。”
对于液体食品袋,由于内容物具有流动性、内压敏感性和潜在渗透性,行业普遍将热封强度内控标准提升至 ≥10 N/15mm,部分高端产品甚至要求达到 12–18 N/15mm,并强调封口破坏模式应为“内聚破坏”(即材料本体撕裂),而非“界面分离”(封口完全脱开)。
二、复合膜热封试验仪的作用与原理
复合膜热封试验仪是一种可在实验室精准复现包装生产线热封条件的设备,用于制备符合标准要求的热封试样,供后续热封强度测试使用。其工作原理基于对热封三大核心参数的独立控制:
设备配备平行加热板或脉冲加热系统,配合标准裁切模具(如15 mm宽热封条),确保试样一致性,满足GB/T 21302-2007附录中对试样制备的隐含要求。

三、依据GB/T 21302-2007 的检测流程
步骤1:试样制备(使用热封试验仪)
从待测液体食品用复合膜卷材上裁取平整样品;
设定热封参数(初始建议:温度120–130℃,压力0.3 MPa,时间1.0 s);
使用热封试验仪在样品上制备一条宽度为15 mm的横向热封区域;
按标准要求裁切成若干15 mm × 100 mm 的测试条(热封区位于中部)。
注:实际参数需通过“热封窗口测试”优化,确保处于最佳平台区。
步骤2:热封强度测试(配合电子拉力机)
将试样夹持于拉力机上下夹具中,确保剥离角度为180°;
以(200 ± 20)mm/min 的速度匀速剥离;
记录稳定剥离阶段的平均力值,计算单位宽度热封强度(N/15mm);
观察并记录破坏模式(内聚破坏/界面分离/混合型)。
步骤3:结果判定
若热封强度 ≥7.0 N/15mm,符合GB/T 21302-2007基本要求;
对于液体食品袋,建议企业设定更高内控标准(如≥10 N/15mm);
若出现界面分离,即使强度达标,也应视为热封不良,需排查材料污染、电晕不足或热封层兼容性问题。
GB/T 21302-2007 为复合膜包装提供了基础质量框架,而复合膜热封试验仪则是将这一标准落地执行的关键工具。对于液体食品袋而言,仅满足“≥7.0 N/15mm”的底线远远不够,企业需借助热封试验仪科学探索最佳工艺窗口,建立高于国标的内控体系,真正实现“封得住、稳得住、用得好”的品质承诺。